杭州遛娃

杭州遛娃指南,精选周末亲子游玩好去处,适合带孩子玩的地方。

一起去打卡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了不起的宝藏·探宝浙博】128元/一大一小

这是我们期待许久的浙江省博物馆

终于,我们又要一起去刷浙江省博物馆

从运河边,西湖边

一路走到了钱塘江边

就让我们走进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一探究竟吧!迈进之江时代的博物馆,将是一场新旧交替,那之江馆“新”在哪里?

首先就是大!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是之江文化中心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一座场馆,建筑面积足足有10万平方米,展陈面积3.2万余平方。

那去了省博我们应该怎么逛呢?

跟着我们走 

省博第一逛,先去刷浙江省的镇馆之宝

let‘s go!

每一件文物都是时代的坐标,标记出了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印记。10件“坐标”浙江省博的镇馆文物展示了从新石器时期到近现代时期的文化谱系与文明脉络。

走进浙江省博物馆的新馆,仿佛打开了一个时空之门。从上山文化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世界上最早的彩陶,到一叶独木舟的跨湖桥文化,从榫卯结构的河姆渡文化,到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出现了城市和最初国家形态、世界最早的水利系统,从吴越王国的东南乐土,到南宋临安城的盛世繁华......

浙江,每一寸土地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颗石头都蕴含着古老的传说。

走!去看看!

寻找省博的镇馆之宝——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

作为省内规模最大、馆藏最丰富的浙江省博物馆,馆内不仅文物品类繁多,年代序列也相当完整,包括极具地域特色和学术价值的河姆渡文化遗物,良渚文化玉器,越窑、龙泉窑青瓷,五代两宋佛教文物等等,更有如良渚文化玉琮、《富春山居图》、『彩凤鸣岐』七弦琴等国宝级珍品。

#1 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

这件是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中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象牙蝶形器)。它的身份至今成谜,有学者认为它类似于古爱斯基摩人制作的“有翼形骨器”,应用于镖枪飞行过程中的定向和平衡,是借以提高命中率的定向器;有学者认为它是当时干栏建筑顶部的一种建筑装饰;还有学者认为它属于祭祀或者膜拜等活动时使用的物品。

#2 良渚文化玉琮王

玉器是良渚文化的重要特色。玉被用来制作礼器,在祭祀的时候使用,以祈福避祸。玉琮王就是一件具有代表性的玉器。它重达6.5千克,是已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誉为“琮王”。玉琮的形状内圆外方,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玉琮兼具天和地的元素,被认为可以与天地神灵相沟通,是原始文明用来祭祀地神的礼器。

#3 春秋伎乐铜屋  

1982年3月,浙江省考古工作者在绍兴市坡塘公社狮子山遗址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墓葬,即306号墓。该墓出土了铜鼎、铜尊、铜豆等一批青铜器,其中的这件铜质房屋模型便是此墓最珍贵的随葬品。屋内共塑六个人物,均跪坐且束发裸身。前排二人双手相交于小腹,应是乐伎,似在吟唱,束发于顶,应为女性。其余四人或作吹笙状,或作抚琴弹拨状,或执槌作击鼓状,或执小棍作击筑状,当为乐师。

#4 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 

者(zhū)旨(jì)於(yú)睗(shì),公元前464年至公元前459年在位,勾践之子。在位期间,冶师为他精铸了一批兵器,仅青铜剑目前就有多把发现,而保存最为完好的就是这柄。此剑完整无缺,圆盘形剑首,阴刻五道同心圆,剑身呈金黄色光泽,刃锋犀利。全剑剑体较宽,剑刃极薄,这是越王剑的常见形制。剑格两面铸双钩鸟虫书铭文8字,正面为“戉王戉王”,反面为“者旨於睗”,字口间镶嵌着薄如蝉翼的绿松石。

#5 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  

琴棋书画,以琴为首。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是唐代的“琴神”雷威所制。传说每当大风雪降临,他就跑到峨眉山的深林里,听树木的声音。如果其声连绵悠扬,就选作斫琴之材。彩凤鸣岐七弦琴的造型十分优美,琴两侧对称的波状曲线,多像晚霞的奇异变化。琴的背面有冰裂一样的断纹,美丽别致。龙池上方有“彩凤鸣岐”琴名,下面有琴学大师杨宗稷的三段鉴赏赞美铭,龙池腹腔内有“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题刻。它的音质绵延悠扬,直到今天,演奏起来仍然十分动听。

#6 北宋彩塑泥供养菩萨立像  

北宋彩塑泥菩萨立像出土于温州白象塔,面容秀丽写实,体态秀美轻盈,衣饰贴身简约,肌肤柔润匀称,散发着返璞归真的美感,被称为东方的“维纳斯”,是宋塑的典范之作。唐朝的佛像普遍雍容华贵、浓妆淡抹,到了宋朝,大众审美逐渐转向简洁素雅,这一趋势也在佛像上得到体现。这尊佛像不仅体现了宋代彩塑的典型艺术特征,而且其制作工艺也体现了“瓯塑”的地方特色。

#7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为好友无用禅师所绘的一副山水画。画卷描绘了富春江初秋的景色以及两岸的山川风物,人随景移,引人入胜。《富春山居图》是中国文人山水画的典范,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富春山居图》现在分为两段,分别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中,“剩山卷”是浙江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首。

#8 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砚滴又称水滴、书滴,是一种文房用具,贮存砚水供磨墨之用。砚滴胎釉品质精细美观,底部是椭圆形,露胎装烧,形成朱砂底。粉青釉青碧温润,遍布器物内外。小舟造型,人物雕栏,细节复杂却处处真实生动。这件舟形砚滴的年代大约在元代(1271-1368年),正是龙泉窑烧造技艺达到成熟顶峰之时,它不大的身量,以一己之力完美呈现了龙泉窑青瓷的巅峰艺术效果,足令同时期的其他作品黯然失色。

#9 清末民初宁波万工轿 

这顶清末民初的宁波万工轿木质雕花,朱漆铺底,金箔贴花,远远望去金碧辉煌,犹如一座微型宫殿,有“天下第一轿”的美称。“万工轿”其实是一个统称,是指宁绍地区富裕人家新娘乘坐的一种八人抬的花轿,其中最豪华的,因需耗费近一万工时才能制成,故称“万工轿”。在上面随处可见各种吉祥图案。轿子是古人出行的工具,花轿就好比婚车,是迎亲仪仗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十里红妆”不可或缺的一件器物。

#10 五代吴越鎏金银阿育王塔

目前此件文物还是在省博孤山馆,所以这次我们没有办法看到他的真身,不过,在之江馆中有一件类似的藏品,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吧!

本次活动将有乐泮的精选导师带领大家进行一场省博的寻宝之旅!

大手牵小手,博物馆一起走——博物馆奇妙日

预订渠道: 麦淘 去预订 下单后找我返红包,联系微信

关联商户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之江文化中心 地图
官方电话:0571-85391628

博物馆